方方,愿你是这样的人

中国文坛,不知何时开始沉寂的。或许是我不关注吧,觉得除了莫言、王朔仍活在文坛上,其他人都淡忘了。觉得他们活着,不是因为从前读过他们的小说,是现在常有文字针砭现实。视角高出普通人,文笔也非凡。但敢出来说话,需要良知,更需要些勇敢。

方方的日记就是这个特点。听说五千万粉丝,几亿读者,真不简单。她是知名作家,作协主席,拿文字说话是强项。或许这次有些“背湿”(倒霉),恰逢瘟疫爆发在她生活的地方。跟普通人一样,被严紧地封锁在城市里,关闭在小区里。普通人经历的黑暗和荒诞不经,她都逃脱不开。或许是良知的底线超出当前文坛,黑暗却又过不了她内心的底线,就拿起笔。

其实,她的文字,是表达自己的伤痛,自然是记念逝者和患难中的生者。不料几亿人在痛苦和烦恼中产生了共鸣。

二月十六日《方方日记》:

从伤痛出来的文字,遭遇严厉批判,这是挑战良知底线。估计方方没料到。但一箭发出,万箭也就来了。第一篇出手就引发热议,一篇接着一篇下来,网络人潮涌动,激起千层波澜。

其实,她不是与人战斗,是与冷漠和残酷搏斗,与草菅人命的文化较量。

今日中国,良知在社会走不多远。时间或长或短,终是夭折的结局。我时不时看几篇,心里估摸,想必结局悲剧。

没料到,“日记”戛然而止,宣布仗打完了。终结的方式,非凡而奇特,竟然不是失败。不是鸡蛋碰石头或是飞蛾扑火,也不是丢盔弃甲投降卖乖。居然用了一节《圣经》经文作为结束战斗的旗帜。

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,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,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。 (提摩太后书 4:7 和合本)

方方不像很多文人。鲁迅先生反对许褚赤膊上阵。方方的内心,许多人或许不知道。

圣经话语作遮盖,作标语,作结束战斗的旗帜。没人觉得她羞耻,反倒觉得是智慧。虽然这面旗帜站在公义里注视着对立的双方,但方方拿出来,是福气,许多人看见时眼睛一亮,也算是福气。

智慧之举,全身而退。

方方肯定研读过圣经。日记写到艰难时,对罪恶很敏感,对祈祷很在意。最悲凉的时候,她多次为悲惨中的人祈求。看不出是简单的宗教托词。或许曾经寻求真理,只是看不到字里行间有救恩的确据,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。

莫言的《丰乳肥殿》里,人物有基督信仰。他母亲信仰基督的传闻,应该不假。从作品中,能看见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有所不同。他母亲良善的生命写在他作品中,能看见基督信仰对他的影响。鲁迅的思想如泰山,却停留在中国文化里,莫言或许不比鲁迅深刻,却捅破了中国文化的穹顶。不过,窟窿似乎太小,头在外面,身子却挤在里面了。写在他脸上的严峻,就是证据。

王朔文笔辛辣,也京味调侃、玩世不恭,却别具一格。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,中国文坛独树一帜。但文化眼观,仍像小孩子在北京胡同里走不出来一样。没有信仰的真实,他的文学仍在迷茫中。

《方方日记》写出了灾难中的文化百态。政府、机构、民间,甚至网络生态都在其中。良知的搏杀,没有硝烟。然而,虽不见血,却杀机四伏。拳拳到肉,都是内伤。两边的看客齐声呐喊,喊声震天。方方却还是孤零零一个人站在拳台中间。中国文化是个万花筒,拳台最终要变成审判台。无论怎么看,方方结局总会站在被告席。若是死了,网络背后的义愤会爆棚,但看客回到现实,两边的也能坐在一张桌子上,喝着酒或是绿茶、红茶、咖啡谈天说地。回家后,思量仍是无底线。对许多人而言,方方的故事不过是另一本武侠小说而已。

中国文坛从未如此震荡。两军对垒,左路军碾压之势无比凶猛。方方的背后却总有一股澎湃的潮流,每次都能迅速奔涌。力量虽玄虚,博弈却不落下风。强大的主流文化,始终吞不掉她孤独的倩影。

清道光时期方方祖上出过状元,曾祖父是京师大学堂毕业。家族盘根错节,算得上显赫,也算得正宗的书香门第。母亲毕业于九江教会女中,父亲是水利部工程师。从事装卸工,对家族史而言,或许是一种落难。走到今日,名冠海内外。不过,仗就这样打完了?路也算跑尽了?对作家而言,文思随风,文章留墨,灵魂的责任却需要路。从营寨出来,是打仗的军人。灵魂的营寨有多坚固,灵魂的争战才能胜多远。

列夫.托尔斯泰说:“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。”“人生并非游戏,因此,咱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我的意愿放下它。”“战争,是人类自由对上帝法律的服从,而且是最困难的服从。”

托尔斯泰是往永恒真理方向的探寻者。莫言不是,王塑也不是,方方也不像是。休战却是智慧,也是寻找营寨的机会。从那里出来,就能有无限量的力量。

圣经是永恒真理的营寨。看不出方方曾委身居住过,但基遍人用谋略,虽然换来的只是在以色列民中劈材挑水,却靠近遮盖,也跟着被保护。或许方方这次不败的秘诀就在此。离光很近,“亮度”总会大些。

方方对当代中国文坛的意义,阎教授说“要感谢方方,是她捡起了作家和文学掉在地上的脸”。

《方方日记》的社会意义或许更深远。但寻求真理或许只是刚刚开始,真正的仗也许在后面。但愿她能进入真理,从那里出来的自由,无人能敌!

骆传道 三月二十九日